小偷的世界你不懂,但你的世界他都懂!
來源:
|
作者:jiebocn
|
發布時間: 2015-11-19
|
3033 次瀏覽
|
分享到:
有這樣一種說法:家里的門不能裝的太富麗堂皇,也用不著裝個指紋鎖,那簡直就是“此地無銀三百兩”;若裝修得普普通通的,小偷就不會來偷了。
有這樣一種說法:家里的門不能裝的太富麗堂皇,也用不著裝個指紋鎖,那簡直就是“此地無銀三百兩”;若裝修得普普通通的,小偷就不會來偷了。
這個說法的邏輯是,小偷偷盜是為了錢,肯定要偷有錢人家,有錢人家定是裝修豪華,所以要讓小偷認為我是個窮人,那么裝個普普通通的門鎖就足夠了。
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,然而小偷入室盜竊向來“不以門取人”的,哪怕你的門和鎖是這樣的↓_↓
具體是怎么回事,我們就從小偷的盜竊行為特征講起。
說到入室盜竊基本的特點,首先,小偷們作案前大多有預謀活動,目標物有選擇性。
他們通常在作案前,會以各種借口暗中窺測、熟悉現場及周圍環境,了解相關人員的生活、工作規律,人員流動規律及進出現場的路線,選擇怎樣入室和作案時機。
此行為俗稱踩點。
其次,大部分對于民宅的入室盜竊案來說,多發生在夜間,主要集中在1點~4點之間,在這一時段的案發數占到總案發數的60%以上;而發生在白天的案件,犯罪分子一般則選擇在早上8-11時和下午的15-17時進行盜竊。因為在此時間內,大部分的住戶上班或上學,正好是盜竊分子有利的作案時機。
再者,作案地點大多是有選擇的,小偷們會選擇治安防范薄弱、人口流動頻繁、居民之間疏于交往的地方。這樣的地方有助于他們事前踩點和觀察人員和出入情況,同時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和懷疑。所以,作案地點的選擇不外乎兩點:一是有東西可偷;二是易入易出。
還有,結伙作案及連續作案多,團伙成員多以2—3人為一組,作案時事先踩點,各自有著明確的分工,一人專門負責開鎖,一人專門望風,案后有人負責銷臟。
最可怕的是,其犯罪方式越來越多樣化,并向高智商犯罪發展。入室的方式除了溜門撬鎖,還有的事先做好假的身份證,找鎖匠來開鎖。
根據今年深圳龍崗公安分局的統計數據,有57%的入室盜竊是從門而入。而且更要注意的是,這些案件中門都沒有被破壞。其中17%是技術性開鎖,另外,還有40%是因為居民沒關好門,小偷溜門進入。
綜上所述,用一句話來總結小偷的偷盜行為就是:方便且易逃脫。
單是看看“破門而入”的占比就知道了。
大多數人家都裝了容易“技術攻關”的鎖,別忘了人家是小偷,可是專業的呢。這么多人家都在用A級、B級鎖,要是撬不開,在偷盜界都沒臉啊!
要是再碰上個高智商犯罪的主,再怎么裝也沒啥用啊!人家早就把我們的底細摸清了好么!
其實,無論裝什么樣的門和鎖都會被盯上,這是根據小偷的偷盜心理相關的,我們只有加強安全意識,裝安全的門,配結實的鎖加以防備。

怎樣才能算是安全的鎖具呢?
像索伯菲指紋鎖這樣,至少具備超B級鎖芯,一體成型殼體結構,實現防撬防暴。